丰宁小川小学语文综合课例

 

首页学校简介教师简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课件学生作品教学反思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

    昨天上午,我上了一节评估课。说实话,上略读课文难以把握教师引导的度。我认为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法根据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自主阅读,教师只是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对某些难点进行点拨。执教略读课文,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将写作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习作实践中。本着自己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理解,我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我执教的是《我最好的老师》这篇课文,文章语言朴实,但内涵深刻。这堂课下来,觉得有成功也有缺憾。

这节课做得较好的地方有这样几点:

一、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的线索进行教学。

“水尝无华,相荡既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于是,在这堂课上就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板块:欲扬先抑感受“气愤”和峰回路转深感“佩服”。在学习中,充分利用情感这一平台,读找体会重点词句,转换句式,拓展写话,接受和建立新的价值观。学生的感情变化是在品位和咀嚼课文的重点词句中自然发生的。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三维目标的融合中,情感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结构,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可以融入情感这一磁场中的有知识,有能力,有过程、有方法、当然更有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带领孩子们层层剥笋似地深入体会怀特森先生确实是最好的老师。从一堂课到每一堂课,从他的课堂到别的课堂,从课堂到课外,怀特森先生带给学生的怀疑主义影响了孩子所有的学习方式和人生导向。尤其是最后的拓展训练,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载体,事实上也是学生们对怀疑主义这一价值观是否真实有效建立的一个检验和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拓的是课文的意蕴,展的是课文的内涵。

二、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文章。

  围绕这“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两个层次展开的。从内容上看围绕中心的句子较为明显,《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时,紧紧抓住这个文章的文眼来进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是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读后又让学生自由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做到时时刻刻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又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但是值得我改善的地方还更多。

1、课堂上的评价语言贫乏单一。在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时我经常在重复学生的回答,而没有及时对学生说的话进行适当的评价,错过了许多课堂上有价值的生成。

2、指导朗读形式单一,学生读得不够充分,主要是因为教师引导不到位。

3、对学生缺乏信心,老是怕学生说不出来,就自己代替学生说出答案。我们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4、没有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上只是留意举手的学生而忽视了班里的“弱势群体”,没有有更多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这节课我在课堂上和学生的学习还算顺利。教学目标基本上是完成了。但是,更多的细节方面我还要注意。